好消息!
茅山景区有8处景点
被列为
第四批句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全面贯彻“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近日,句容市人民政府批准和公布了第四批句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茅山景区的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会仙桥、降仙桥、许维新旧居、白鹤泉、天监井栏以及宋理宗“上清宗坛”残碑被列入第四批句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公布第四批句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将进一步丰富市级项目,维护好文化多样性、提升文化软实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文物力量,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四批句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简介
01.九霄万福宫
位于茅山主峰大茅峰顶,故简称顶宫。其历史可追溯至西汉时期,最初仅为石坛、石屋,用于祭祀三茅真君石像。元代延祐三年(1316年),该宫被赐名为圣祐观;明代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再次被赐名为九霄万福宫。20世纪80年代,九霄万福宫开始逐步修复并重新开放,现占地面积11755平方米,建筑面积7408平方米。宫内建筑分为四进,第一进为灵官殿,第二进为藏经楼及附属的宝藏库和坎离宫,第三进为太元宝殿,其东侧有迎旭道院和仪鹄道院,第四进则为表台和二圣殿,二圣殿的东侧是慈航殿,西侧名为怡云楼,东北角设有道膳房。
02.元符万宁宫
位于茅山积金峰南麓,初名“潜神庵”,绍圣四年(1098年)始建“元符观”,九年后建成,徽宗赐额“元符万宁宫”。明清时期管理宫观的灵官在此保管传坛玉印,因此也被称为“印宫”。20世纪90年代,元符万宁宫开始修复并重新开放,占地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米,包括睹星门广场、灵官殿、万寿台、三天门广场、勉斋道院、太极广场、老子神像、老子广场等建筑群。睹星门的青石云头盘龙柱为宋、元代遗物,“第八洞天、第一福地”为清代书法家王澍所书;三天门更是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露天太上老君铜像则入选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
03.会仙桥
位于茅山风景区楚王涧前段,单孔石拱桥,建于清末民国。南北向,长8.6米,宽4.6米,桥孔净跨2.6米,矢高2米,华阳洞、仙人洞之泉水流经桥下,是旧时通印宫石阶的起点。这是茅山问道求仙之路的第三道桥,相传,此桥为仙凡相会的纽带,桥的那一边是仙境,据说心无杂念之人走过会仙桥,便可得道成仙。
04.降仙桥
位于茅山风景区楚王涧中段,单孔石拱桥,建于清末民国。东西向,长6米,宽4.5米,桥孔净跨3米,矢高2.2米,大茅峰北坡及抱朴峰西坡之泉水流经桥下。这是茅山问道求仙之路的第二道桥,相传,此桥为仙真降临之处,过了此桥即为半仙半凡界,已经远远看见仙境的逍遥与自在。
05.许维新旧居
位于茅山风景区李塔村李中组,是许维新烈士曾长期生活的旧居,2023年修缮竣工开放。抗战初期,陈毅司令员经常往返于溧阳、句容两地,途经磨盘山时,曾经多次夜宿许维新家,一些新四军战士也曾在此疗伤休养。许维新(1902—1941年),抗日英烈,历任新四军一支队独立营营长、两溧地区兵站站长和溧水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兼溧水县警卫营营长,1941年8月6日牺牲。
06.白鹤泉
位于茅山风景区南镇街中段南侧。南镇街也叫香火街,青石板路,东西长约一里,古时上山进香都从南镇街经过,《乾隆句容县志》载:“白玉泉,在茅山常宁镇。”井水清澈,终年不涸,有“天下第八泉”之称。后更名为“白鹤泉”,井院门门楣方砖上刻有井名,方砖共三块,上刻 “白鹤泉,乾隆十三年桂月建”等字样。桂月,即八月,桂花开放的月份。
07.天监井栏
位于茅山风景区崇禧万寿宫南大路旁,天监十六年井栏,上有铭文:“此是晋世真人许长史旧井,天监十四年更开治,十六年安阑。” 1981年5月,陈世华在茅山玉晨观旧址处一户农民家里访得。梁代井栏石井栏,原为东晋时道教上清派创始人之一的许谧旧井井栏,共发现两件,另一件是天监十五年(516年)井栏,清代学者孙星衍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于句容城北守营署后访得,1922—1924年间流入日本。题字考证为梁代“山中宰相”陶弘景,书风与镇江焦山《瘗鹤铭》十分相似,为考订《瘗鹤铭》书者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2024年12月建成天监井栏轩,专门展示此梁代天监十六年井栏。
08.宋理宗“上清宗坛”残碑
位于茅山风景区弘景广场,碑为青石,长5.6米,高1.12米,厚0.28米,南宋理宗皇帝赵昀为褒奖上清三十八代宗师蒋宗瑛久雨祈晴有功而御书送之。碑刻“上清宗坛”四字每字约一米,笔力遒劲,原放置元符万宁宫最上一层,近积金峰顶,在茅山第二十五代宗师刘混康结茅修炼之所——潜神庵前,为“宗坛祠”,俗称九层台,上祀上清历代宗师。碑刻毁于清咸丰年间,现仅存“坛”字,2024年12月修复。
下一步,茅山景区将继续秉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致力于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切实强化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努力开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